本帖最后由 可以写写诗 于 2018-8-16 15:22 编辑
以水为师 谈到水,我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江河湖海,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生命的延续和万物的生长。水是万物之灵。从古巴比伦的幼发拉底河、底格里斯河到古埃及尼罗河,从印度的恒河到我国的长江、黄河,无不印证着人类是依水而居,向水而生的。古往今来,人们爱水敬水,在千年的时光中,形成了厚实凝重的水文化。历代先哲大师,都以水为师,他们从水中悟出天地的大道本源。 何以以水为师?水善让不争。老子说过“上善若水,水利万物而不争”最大的善像水一样,水哺育万物,无私奉献,从不向天地万物要求什么,默默无闻,以公心对待众生,向万物布施自己,把自己的一切给予万物,无怨无悔,从不与谁争高下,甘居人后,有石阻,它绕道而行,有容器,它随遇而安,不温不火,履行自己的大爱职能。我们要学水的善让,现代社会,让是一个人基本素质,在名面前,要让,在利面前要让,在强面前,要让,在弱面前,要让。让出一个和谐社会来,让出一个幸福人生来。 水至柔至简。老子曰:天下之至柔莫过于水,圣人抱一而为天下式”。无数先贤从水中了悟得道,从水这一实体中提炼出无穷的精神财富,滋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,以柔克刚,大道至简,已经成为人们行为处事的原则,示柔展现温婉清丽的一面,待人温柔,莫取粗暴,言温如水,给人舒服的感觉,行柔若柳,消去多少是非口角,水的柔性特质,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民族的血液之中。 水包容谦逊。老子曰:江河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,以其善下之。水流千朝归大海,大海以其包容,不择细流,故能成其广阔浩渺,以其善下,而成其大。人与人之间,要学会包容,要以谦逊的态度待人,我们才能能更好完善自我,提升精神品质,“有容乃大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,我们要把水包容天下的品德,发扬继承下去,容人才能无往而不胜,谦虚才能受益无穷。
水随形就形。水无定形,随境而适,人又何尝不是如此?“君子不器”,我们不要墨守成规,不必要自设条条框框,来限制自己,井底之蛙,所见有限,我们做任何工作,都不能局限自己的才思,要像水一样,大而无形,方能不断前进,适应方能游刃有余,顺应才能突破自我,没有一成不变事物,人生从无规定轨迹,遇则安和,至则有待。
水克阻排难。以史为鉴,可知兴替。水总是不断向前,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,总能顺势猛进。人生同样没有平坦路,遇到困难,我们不能总是回避、躲让,而是积极努力,不惧艰难。水无坚不摧,山能没于水,堤能毁于泻,万物在水的面前,都会显得极其渺小,而且微不足道,我们不可小视水的力量,更不能小视人的力量。
水有其德,物有其性。以水为师,方能始终,以水为师,方能兼济天下。
|